返回 首页 文章详情 搜索 菜单

站在苹果的身后看美国的全局

来自: 98游戏 浏览: 118 次 2022-01-27 07:11:56:01

一个企业的成功不仅仅是要有出色的技术人员跟团队的开发创作,更为重要的就是随时有着一颗不断思考的心,不断的先前发展。

近期的“名利场”事件让记者Kurt Eichenwald记录了微软12年来的首次亏损。同时,苹果崛起。但美国本身正处于挣扎之中。分析微软的失败和苹果的成功有助于认识到美国需要怎么做才能走上正轨。2000年12月,微软每股股价达119.94美元,为当时世界上最有价值的企业,市值达5100亿美元。但随后,它便开始下滑。现在,微软每股股价仅值30.63美元,市值仅为2570亿美元。

但同时,苹果股价从每股8.19美元上涨到614.32美元,市值也从48亿美元涨到5740亿美元。现在,苹果已成为世界上最有价值的企业。

为何微软下滑时苹果在蓬勃发展呢?Eichenwald仅从管理层和战略角度进行了分析,但分析宗旨同样很重要。

Eichenwald细节披露了微软管理层所做的一系列错误决定,特别是其CEO史蒂夫·鲍尔默和其建立者及首席软件设计师比尔·盖茨的错误决定。微软有三条产品主线:个人电脑操作系统-Windows,电脑软件-Office以及Server产品(为企业而非个人服务)。三十年来,微软一直是软件提供者的龙头老大。

上世纪90年代,微软在美国技术公司中排名第一。众多杰出的工程师纷纷涌入其总部并建议许多除了微软操作系统和Office之外的其他产品。比如Eichenwald报告显示称,1998年,微软团队开发出一项可行的e-book软件,但遭到比尔·盖茨的否决,原因是“他不喜欢这个软件的用户界面,因为它看上去不像Windows软件”。10年后,2007年11月,亚马逊推出其Kindle e-book,轰动了整个市场,销量达几百万台。

Eichenwald将微软的下滑归结为盖茨和鲍尔默本身的缺点,即他们不愿意接受来自Windows,Office和其Server之外的产品。更准确的说,微软到2000年前其战略路线都进行地非常好,但接着便开始迷失方向-但微软仍很能获利,只是盖茨和鲍尔默没注意到罢了。1980年,微软的高官们嘲笑IBM的高官太满足于自身的成功,只看到自己已经成为计算机提供者的主流,却未留意到技术典范已转移到个人电脑将代替他们主流的位置。同样,在2000年,该典范再次发生转移,从个人电脑转移到个人数码装置,而这次微软却没注意到这一变化。

苹果却注意到了。2001年10月,苹果推出了数码音乐播放器iPod。乔布斯看到了消费者们喜好的转变。像数码相机、便携式摄像机等这样的智慧型手持装置广受欢迎。于是,乔布斯立刻将苹果转入到个人数码装置的市场中。

紧跟iPod的巨大成功,苹果于2007年推出了iPhone。很多人认为iPhone将成为十年内的技术产品,它并不是第一款智能手机,但它却是第一款带有有效触屏的手机。由于iPhone也成功了,苹果于2010年又推出了iPad。

Eichenwald援引乔布斯说比尔·盖茨是微软的基本问题称:“比尔喜欢将他自己比划成产品的创造者,但他并不是。他是个商人,赢得商场比制作产品显得更加重要。”

微软和苹果的不同点在这两家公司的宗旨上体现的很明显。微软的宗旨是“您的潜力 我们的热情”。苹果则是“换角度思考”(Think different)。过去的十二年里,苹果一直采用不同的思考方式,制定出了基于有力产品的长期规划,并使其获胜。微软则被盈利模式套牢而停滞不前。

自2000以来,美国一直处于挣扎之中。其困境同微软一样,糟糕的管理层和脆弱的战略路线。国家领导人们也只沉溺于财富之中。

微软当初嘲笑IBM被困在远古时代,如今却也滑落其中。不幸的是,美国现在也在这样行事。社会典范已经转移,但作为一个国家,美国还未认识到这点。

美国的官方座右铭是“我们信赖上帝”(In God We Trust),但现在应为“强大即美好”(Big is Beautiful)。美国领导人太沉迷于“强大”这个词了,强大的军事,强大的商业,还有强大的资金。有人认为微软的停滞正因为其太“强大”。今天,有人也说美国太强大了。但苹果也很强大并已蓬勃发展,因为苹果懂得将资金随着到典范的转移而转移。苹果有胆识,敢采取不同的思考方式。

所以这些问题都是值得美国去思考的,因为现在的是一个不断创新,不断思考的社会。现在美国面临的问题并不是太强大而难管理,或是政府机构过于庞大。症结在于:美国被困在远古时代而不自知。美国人需要清醒的认识到,要注重成长而非获利。美国人需要换角度思考。

网友评论

写下您的评论

还没有玩家发表评论,快来抢占沙发吧!